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空间 | 数字人文视域下中华文化在法语受众中的传播效果探析

黄瑾楠等 北外法语学习杂志
2024-09-04

数字人文视域下中华文化

在法语受众中传播效果探析


黄瑾楠 徐沈玮 施心一


内容提要  近年来,数字人文作为一种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跨区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传播需求,以知名中华文化传播自媒体博主李子柒的视频在法语受众群体中的接受度为研究对象,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利用Python工具,将受众对视频的解码情况划分为占主导地位的解码、协商式解码与对抗式解码,并探究背后原因。基于新媒体平台特征,本研究发现,受众二次编码与解码对于受众解码具有相对有限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数字人文;中华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法语受众;李子柒视频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争夺中成果仍然较为有限。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6月提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

海外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出海开拓了新渠道,自媒体浪潮之下,以微观的个人叙事为显著特征从而在海内外收获大量粉丝的网络博主推动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YouTube粉丝数超一千万的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

数字人文由数据驱动,是一种基于“发现”的研究。本研究依靠Python工具进行数据爬取和情感识别,以李子柒在YouTube平台上发布的128个视频下的2294条有效法语评论为研究对象,借助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以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 1932—2014)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为支撑,探讨李子柒视频在法语受众群体中的接受度,勾勒受众的具体画像,以期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出建议。


一、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在文化海外传播领域,已有不少学者从“李子柒现象”获得启发,为海外传播提供建议,但多以英语国家为背景进行探讨,鲜有学者研究其在法语受众群体中的影响。

就研究方法而言,现有研究多就李子柒视频的内容展开文本分析,肯定其视频采纳的视听形式,探讨其走红原因。如李海敏从其视频特征指出李子柒通过减少语言运用实现低语境的传播方式;吴洋洋、姜翼飞将其视频视为传达中式传统生活美学的微纪录片;张明,吴佳玲和宋玉都着眼于古风美食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对跨文化传播的作用。由此可见,现有分析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关注李子柒短视频的生产模式与特征,很少关注到接收方,对于视频观众群体的分析和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少数研究涉及受众的观看意愿,但也集中于国内群体,对于国外受众的分析则以英语言说者为主,且样本较少,具有局限性,如刘朝霞爬取了每条视频的前200条英文评论,张举玺、王琪以50条热门视频为样本。然而尚未见有人分析法语观众的评论,也少见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具体分析。由此导致,现有研究无法真正了解李子柒区别于其他自媒体的优势所在和其在海外“走红”的深层原因。

在文化研究经典之作《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一书中,斯图亚特·霍尔主张任何电视节目(并暗示所有其他形式的文本)都应被理解成“有意义的话题”。斯图亚特·霍尔进而对解码方展开分析,指出由于传播交流的双方使用符码的习惯性、普遍性等因素的差异(图1),符码可能具有不同的解读结果。由此,他提出三个假想立场,即主导——霸权的立场、协商的立场和对抗的立场。

图1 编码-解码传播模型

目前也有学者运用该理论分析各类视听形式的传播效果,尤其将该理论用于研究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效果,但编码的分析往往更受重视,对解码的研究则常因数据量大、难以收集等原因被搁置。

与先前的大多数研究不同,本研究侧重于解码一方,既借助语料库方法从语用角度探讨李子柒视频在法语受众中的接受度,又依据理论将其发布的YouTube视频下的法语评论分为主导式、协商式、对抗式三类解码,拟回答以下问题:以李子柒为代表的、借助自媒体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在法语受众中的接受度如何?法语受众对其发表的褒奖性、中性和攻击性评论分别出于什么动机?法语受众从中发现了哪些情感共鸣点和关切质疑点?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出建议。


二、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中的

外延式代码和内涵式代码解码

本研究首先爬取了李子柒从2017年8月24日至2021年7月14日发布的128条YouTube视频下的50万条评论,再通过Fasttext库识别样本中的法语评论,并结合人工二次筛选确定2294条有效法语评论。

语料库检索软件的文本分析及统计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文本主题进行理性分析,故本研究选取AntConc语料库分析研究工具,使用词单(Word List)、词频统计(Frequency)、索引行(Concordance Plot)、词丛(Clusters)、词语搭配(Collocates)等功能对所选预料进行深入分析。

在编码与解码过程中,霍尔重视符码的图像化呈现形式,认为经过视觉化的符码不仅在受众中具有易读性,且具有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双重意义——外延式意义指可从视觉层面直接进行广泛分享的字面指示意义;内涵式意义则指与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维度相交的暗示性意义。李子柒的短视频可作为新技术时代的“电视话语”来理解,她擅长利用人物、活动、风景、服饰、道具等多种视觉元素的搭配组合,以期传达最佳效果。受众在观看,在自己的认知范畴内进行理解,乃至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编码者和其他解码者进行互动的过程,也往往基于视觉符码的外延式和内涵式解读。因此,我们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参见下文。


1. 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中的外延式代码解码

李子柒视频的外延式符码可分为对田园生活场景、中国古典服饰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视觉性呈现。解码时,法语受众集中选择褒义词汇形容视频中呈现的外延式符码,基本无误地解读其浅层意义。

根据编码与解码理论,建构出来的视觉代码的外延已被深度自然化,含义相对封闭固定,因而受众觉得近乎普遍、习惯。

李子柒以山中云雾、林木花草、院落农田等田园生活景观的组合为中介,以自然为要义,组合建构出“世外桃源”的意象。同时,耕地、作物、农民等符码作为西方受众常见的中国农耕社会的具象可轻易被法语受众接受。

中国古典服饰也是李子柒视频中的重要视觉符码。她的服饰以汉服、斗篷、旗袍、棉麻衣服为主,建构出勤劳美丽的中国古典女性形象。不少法语受众对这些服饰表达了喜爱,这些既满足审美又兼具舒适实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注重人体美的传统不同,表现出中国古典女性内敛、朴素的特点,也符合法语受众对中国女性的想象,因此得到受众的喜爱。

最后,李子柒的视频中还常出现她与邻里、家人间的互动,如给祖母剥水果、给邻居送食材等。这些日常生活互动体现出了代际间的传承或邻里的和睦关系,作为儒家文化圈的文化符号,极具中国特色,法语受众也认为这样的展示于他们是有启发意义的(montrer un chemin pour tous)。


2. 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中的内涵式代码解码

霍尔认为,视觉符码绝非仅是一种纯粹的外延式传播,它同时还具有隐含于画面背后的暗示性内涵。这个暗示性内涵与社会生活、文化、权力乃至意识形态都紧密相连,在被充分建构起来后可以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深入的方式表意和被受众解读。

综合来看,李子柒的视频主要蕴含以下内涵,这些内涵被绝大部分受众所准确解读:


(1)去工业化的、田园牧歌式的东方生活美学

李子柒的视频作为宁静悠然的中式田园生活典型代表,得到了绝大多数法语受众的肯定。这源于其视频内容正是处在工业化阶段的社会人民所渴望回归的淳朴生活。她巧妙选取的地点、场景,以及其展现原始传统制作手艺的视频内容,都传达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层价值观,即保持生活的原始状态,在慢节奏中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有助于唤起受众共鸣。

借助AntConc的搭配功能,我们还可以了解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生活模式的态度。以“vie(生活)”和“vivre(生活)”二词为检索条件,得到的高频搭配词如图:

图2  vie和vivre二词的高频搭配词词云图

在她的视频中,“田园”“农村”等元素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如图所示,这种生活美学得到了大部分法语受众的追捧,有如“梦想(rêve)”一般高的地位。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出海”方式探索

李子柒借视频对外展示中国各地的美食制作和传统工艺,这一“出海”新尝试也成功引起了法语受众的兴趣。其视频在情节上探索叙事的完整性,在画面上重视场景变幻,通过视觉呈现和纯音乐配乐将内涵传递给受众。可以说,正是她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具有典型特色的优秀文化共同成就了一场跨文化传播,激发了其他国家受众对于异质文化的兴趣。

以评论为据,部分法语受众已体会到视频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有45位法语受众对视频呈现的美食做法感到好奇,请求菜谱;也有受众渴望学习视频中的中式工艺,如造纸等。但并非所有法语受众都对视频中的内容全盘接受。在《温暖一冬天的辣白菜》和《萝卜的一生》视频评论区内,存在大量关于辣白菜和辣萝卜究竟是否是中国传统食物的争议。争议虽在,但这亦从侧面证明一个事实:在国外受众眼中,李子柒及其视频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如此的解码情况也印证了李子柒视频所运用的代码具有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代码甚至中国意识形态内涵的可能性。


(3)独立、全能的中国乡村女性新形象诠释

李子柒本人的形象随其发布视频的增加在法语受众眼中变得愈加立体,多元且偏积极的形容是受众解读其形象的普遍结果,如以下高频词云图所示。  

图3 法语受众对李子柒形象认知的高频词云图

传统东方女子常以温婉、纤弱、隐忍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大众面前,李子柒的形象一方面符合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女性标准形象的想象:温婉、聪慧、吃苦耐劳。当利用索引功能对“épouser(娶)”和“marier(结婚)”二词进行检索,有29条评论表达了盛赞李子柒乃至渴望与其结婚的仰慕心情;另一方面,李子柒又打破了一些西方世界关于女性尤其是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塑造了勇敢、独立、坚韧、全能的形象。女性力量是现代世界的热门话题,而李子柒正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女性力量。

然而,也有受众对其形象表达否定,完全错误地理解李子柒以劳动为核心的视频,并将她本人自发地享受工作理解为被他人逼迫过后奴隶般的生活(comme une esclave)。由此可见,并非所有受众在内涵意义的理解上都能同编码者保持一致。


三、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的

三种解码立场

强调信息在被符号化后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会受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经历经验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解码结果并不会完全与编码者的预期相符合。霍尔将受众的解码分为三种立场:占主导地位的解码(直接接受符码的外延与内涵意义,达成完全不失真的理想解读),协商式解码(认同编码者设定的宏观表述,但在更为具体的微观层面,则依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来解读),以及对抗式解码(运用与编码者完全相反的方式,以自己偏爱的代码分解信息)。基于此,我们借助Python工具,选取BosonNLP情感词典,对2294条法语评论进行了情感分析,并结合人工复核,将其分为符合霍尔观点的三类解码及无效解码(与李子柒视频毫无关联的评论),最终获得受众解码基本情况如下。此外,我们还同时借助AntConc的词单功能,对评论中的高频词进行了整理:

图4 法语受众解码基本情况

图5 法语受众评论中的高频词词云图

将近90%的法语受众对李子柒及其视频表示高度认可,在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上,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仅有少部分认为视频个别内容有待商榷或完全反对视频的内容。具体梳理三类受众对李子柒视频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把握细分受众的画像。


(1)占主导地位的解码

霍尔强调,占主导地位的解码依赖于受众能运用编码者编码时的代码进行不扭曲、不失真的解读。在李子柒视频的解读中,绝大部分法语受众能在编码者预设的范围对视频进行解读,持主导式解码立场——即百分百理解并接受编码的外延和内涵意义,甚至发展成为李子柒的“铁粉”。从主导式评论的数量及占比可得,法语受众的兴趣点第一聚焦于李子柒取材于自然且独立手工制作物件的特长,如用竹子制造物件;第二聚焦于李子柒种植农作物、又用其烹饪美食的视频,以“作物的一生”系列视频为最。这两类视频都展现了李子柒丰富多样的特长和勤劳美丽的形象,且取景取材都贴近自然,连接了不同国别之间相似的群体经验和内在需求:习惯于城市化、快节奏生活的人群亟求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治愈。于是,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新奇罕见的对作物生长可视化和对日常物件的原始化制造过程的展现成为了吸引法语受众的关键特点,始于好奇心而观看的受众在享受“天人合一”般的美学盛宴时也对李子柒产生了好感。

图6 法语受众对于部分李子柒视频代表作的解码情况

在留下主导型评论的受众中,大多评论对李子柒表达了赞赏和喜爱,借助AntConc软件可以进一步了解受众所欣赏的视频中的具体元素。我们选取了具有明显主导立场的aimer(喜爱)和adorer(热爱)二词进行搭配和词丛观察,结果如下图:

图7 aimer和adorer二词的搭配情况

如图,主导式立场的法语受众不仅在整体上对李子柒的视频和她本人高度欣赏,微观上也有个人偏好的细节。除美食相关以外,受众也欣赏视频缓慢的整体节奏和主要的拍摄场景和环境,且认可了其象征的中国文化,欣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的软性输出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平台也为受众提供了与发布者直接的对话空间,受众的评论可被李子柒本人查看。因此,有部分受众在评论区尝试与她互动,向她提问,问题内容常围绕李子柒的个人信息或视频内容本身,如询问食材原料、烹饪方法、使用工具,甚至更深的追问,曾有受众询问李子柒在中国是否有类似的工作坊(atelier)可供学习中式传统技艺。遗憾的是,受众的尝试完全得不到李子柒的回应。诚然,海量的评论和语言障碍使李子柒不可能对每条评论都有所回应,但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开拓新方式,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例如拍摄一期视频有选择性地回应受众疑问。这样才能提高关注者的黏性,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2)协商式解码或立场

协商式解码是一种适应性与对抗性交融的混合解码模式,持该立场的受众能在宏观上认可编码者表述的合理性,但在微观层面会根据个人情况否定编码者所设置的“规则”,制定自己认可的另一种解读规则。具体而言,这部分受众在整体上对李子柒视频表认可,而在视频形式、内容、细节上持保留意见。

如下图,在协商式评论中,受众选择的词汇好坏同时存在,带有负面情绪的思考会得到更多展现。不过,不同受众个体的协商式解码虽存在差异,仍能提取共性。

图8 协商式解码立场受众评论中的高频词汇

①编码不全所致的对于视频形式和细节的不满

不完善的编码是造成法语受众理解偏颇或放弃解读的重要原因。正如霍尔认为,传播过程中理解和误解的程度与代码能否完整传达编码者的意图密切相连,并非所有解码者都能准确理解编码者欲表达的一切信息。尽管李子柒的视频通过减少文字等方式弱化语言不通的障碍,但根据评论显示,部分受众在认同李子柒视频内容的基础上,对呈现形式——尤其字幕翻译存在不满。据AntConc的词单和索引功能来看,有42位受众提出视频添加法语或英语字幕的建议。这是因为,一方面,其视频缺乏标准翻译,另一方面,烹饪步骤和食材往往是中国化甚至是中国特有的,对于法语受众常是陌生的范畴,这加大了偏差理解的可能性,且阻断了小部分受众试图学习、模仿李子柒的技能的兴趣。因此,在丰富传播形式时,要注意从受众角度出发,提高翻译质量,使目标受众理解符码的内涵意义,避免二度编码失范,造成文化折扣。

另外,还有个别法语受众基于个人喜好和立场,对李子柒视频表达不完全肯定,有受众认为取消配乐更佳。归根到底,李子柒视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经过单方面筛选和润色的、偏私人化的展示,题材、内容、细节的甄选既基于李子柒和团队对大部分受众关注点的判断,更是她本人对兴趣的坚持和对审美的理解,而个体间始终存在差异,所以在部分受众眼中,她的视频自然具有一定瑕疵。


②对于不同中国形象展现的缓冲与消化会引发对视频内容的质疑

李子柒从个人视角出发,展现了一个中国官媒宣传之外的国家图景——平静惬意的乡村图像,刷新着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印象,也冲击着部分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固有观念。过去,中国官媒更加重视塑造强国、大国形象,同时也有一些外媒轮番扭曲和贬低中国形象,认为中国官媒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识一种具有强烈政治目的的虚假宣传(propagande),这样的观念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法语受众。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法语受众沉浸在李子柒视频中所勾勒出的中国乡村图景的同时,也会怀疑图像画面的真实性。因为在他们的固有认知中,中国由于过多的人口,污染极为严重(La Chine est très polluée car il y a beaucoup de population),所谓的“世外桃源”或许只是一种假象;这也解释了为何有受众内心处于矛盾状态,既为美丽画面所着迷,又对拍摄视频的动机和其真实身份提出质疑,认为她是演员。因此,法语受众如何处理可能存在的关于中国的偏见,并消化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不一样”的中国,这是决定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3)对抗式解码或立场

霍尔指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歪曲的反馈也极常见。受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视频的外延和内涵意义,但采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式来解码,我们称之为“对抗式解码或立场”。就可得数据显示,仍有一小部分受众激烈地反抗李子柒视频中呈现的一切。


①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折扣

对于部分法语受众,与本国大相径庭的异国文化使他们在理解视频内容时大打折扣,完全无法发掘李子柒叙事方式的乐趣。

李子柒所传播的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文化类视频在法语受众中的接受度,必然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关联,只有在两种相异文化造成的“冲突”间寻得平衡的受众才有可能接受李子柒的视频。以留下评论的法语受众为据,曾明确说明个人所来自的国家的评论,就涵盖了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摩洛哥等多国,它们无论是在社会性质、发展历史,还是文化传统、经济情况等方面皆与中国存在差异,由此导致法语受众在理解充满中国元素的视频时充满挑战。在李子柒发表于2017年8月24日和2019年4月22日的两个视频评论区,均有受众认为视频是“无聊的(ennuyeux)、奇怪的(bizarre)”,李子柒的生活方式是“不可理解的(étrange)、荒谬的(ridicule)”。就视频内容来看,一是用葡萄皮给衣服染色,二是腌制咸鸭蛋,两个视频的选材都较为猎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相异的文化背景为法语受众的解码设置了一定屏障。


②自塑与他塑间的冲突激起受众对视频具体内容的质疑和谴责

李子柒成功实践了中国形象自塑的全新尝试,但又与国外政府、媒体、民众对于中国形象的他塑存在较大冲突,难免遭到部分受众的怀疑和抵制。过去,不少外媒热衷于报道不存在的事实,刻意抹黑中国,或放大中国存在的个别不足,持续歪曲中国形象,使许多国外民众对中国产生偏见。以法媒为例,《费加罗报》(Le Figaro)曾多次批判广西玉林狗肉节,谈及中国普遍有“吃狗肉”的传统。受此影响,部分受众多批判李子柒对待动物的态度,既误解了她正常处理食材的动作,认为她太过粗暴(horrible avec les animaux),还认为她对待饲养的宠物的态度也很恶劣,甚至有受众误以为李子柒饲养小狗仅就是为了将其食用 (Elle va le manger le petit chien)。

图9 法语受众评论中提及的动物相关词汇

被外媒频频报道的中国环境污染现象也在无形中强化着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有对抗式立场受众完全否认视频内容,对其认为“虚假”的方面进行攻击,直指视频中刻意打造的美好图像完全与“真实”的、污染严重的中国截然相反(Ce n’est pas la vraie Chine car la Chine est très polluée)。

 基于此,在未来海外传播的尝试中,我们应更重视题材的选取,寻找对象国受众的情感共鸣点和兴趣关注点,对“症”下药,比如,素食在中国的盛行,或是人对动物和自然的守护都可成为海外民众刷新中国印象的切入口。


③相异的政治立场招致对视频立意内涵的讽刺

李子柒在海外平台上成功实现了文化对外传播,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立场的受众在此汇聚,曾留下评论的法语受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接受的教育、信奉的政党、社会的观念更存在巨大差别,她必然会遭受文化和政治上的质疑。

她曾拍摄制作辣白菜和辣萝卜的过程。此前,她通过拍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菜肴和工艺等,无形中确定了不变的人设和路线——传播中国文化,也在多个视频的基础上和受众达成了一种不宣的默契:她所拍摄制作的,必是确凿无疑的中式文化。然而,在中韩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李子柒和其他国家受众也被卷入这场纷争——泡菜究竟起源于中国还是韩国?在法语受众的评论区,有网民直指李子柒和中国是“文化小偷”(voleur)。

我们推测,李子柒的初心或许仅为了分享美食制作,但最终引发如此多受众的对抗,既受国际关系、受众立场影响,又与她人物身份的特殊性有关。

同时,也有受众认为李子柒并非纯粹的素人网络博主。这部分受众因她登录YouTube的权限对其身份产生质疑,又结合部分视频内容——如李子柒穿上旗袍、纱裙,在乡间散步、赏花,因可以明显看出运用了专业的机位转换和光线把握,呈现了非日常的美感,模糊了“精美精致”与“刻意做作”的界限,故容易对李子柒产生抵触情绪,将她视为政党指使下的演员,其视频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意愿(une volonté politique)的宣传手段,旨在实行文化输出。


四、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传播:

受众的二次编码与解码

基于新媒体平台,李子柒视频的法语受众不仅能即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受众之间也可建立对话关系,这为二次编码与解码提供了可能性,并会影响自己与对话者对于视频的解读。在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中,由于时代和技术所限,他仅指出了传统电视节目播出后可能出现的受众解码情况。然而,发表于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的长短视频作为新型“电视话语”,受众间的“远距离互动”极为常见,最终的解码结果受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受众首次发表的观点既是一次解码结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编码——其他受众基于该评论进行再解码和互动,观点间的碰撞便在无形中影响着双方对于李子柒视频的认知和解读。

在李子柒YouTube视频评论区,小型粉丝群体的偶然构建、多语种受众对于法语受众的帮助和引导、不同立场受众间的冲突和交锋是由此衍生出的三种显著现象。

首先,因相同语言而相认的受众,会在获得归属感的同时发挥微小型粉丝群体的作用,合成关于李子柒的多面印象。在评论区,面对绝大部分英语或中文评论,曾有多名受众寻求群体归属感,询问自己是否是评论区唯一说法语的人(la seule personne qui parle français),希望找到说相同语言的同伴。部分受众在此询问中得到了满意回复,与同说法语的受众进行观点共享和情绪意见交流,既交换个人信息,也展开李子柒相关的讨论。在评论区有限的对话中,观众获得了认同感,并完善着对于李子柒的形象解读。

其次,多语种受众为法语受众提供的解答和帮助也会逐步勾勒出李子柒更完整的形象,提升和巩固对李子柒的了解和好感。对于部分法语受众,不完善的视频编码和相异的语言文化背景阻碍了他们理解李子柒视频,因此不断有受众在评论区提出疑问,渴望了解视频展现中华文化元素是什么、有何用。这些疑问纵使得不到李子柒本人的回复,也偶尔能得到其他受众的解释。此外,多语种受众更是扮演着翻译的角色,或弥补了李子柒视频本身的微小缺陷,如解释烹饪视频中的食材或步骤;或帮助传达对于李子柒的喜爱,加深粉丝与博主间的情感联结,例如,有受众表明自己英语不佳,请求他人翻译自己的法语评论,以表达对李子柒的支持。

最后,持不同立场受众间的交锋无疑是新媒体空间中最具冲突性的互动,双方辩护自己立场且说服对方的尝试具有相对有限的正向作用。在传统电视话语发展阶段,受众与受众之间缺乏联系,受众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形成个人看法后,解码就此结束。然而,新媒体形式下的受众却不局限于此,网络平台提供的回复功能让受众得以在直接对话中完成二次解码,了解他人立场乃至转变个人立场,萌生新的理解或共识。有一位受众指责泡菜是中国“偷来的”,其他支持者则通过溯源历史与之辩论,为中国正名;有人指责中国环境污染严重时,去过中国的受众则以亲身经历进行反驳。正是这种互动有利于破除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偏见。但短暂的交锋未必能够根除长存的偏见,更甚者可能会引发双方更加严重的争吵乃至人身攻击。这也启示我们,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扩大传播渠道,继续坚持塑造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


结语

至此,在数字人文视域下,我们基于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侧重于解码方,分析了法语受众对李子柒视频的解读。前文数据可得,李子柒及其视频在法语受众中已获得将近九成的认可率。对焦自然、别具一格的选材和风格,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完美全能的女性形象使其收获了众多正向反馈;而暂不完善的编码、根深蒂固的刻板偏见、巨大的社会文化差异又使部分受众持协商式或对抗式解码,并不完全认可李子柒的视频题材、内容、形式、细节和拍摄目的。我们还发现,新媒体平台附有的对话空间使受众的解码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逐步搭建成的小型粉丝群体、受众间的相互交流、解答和冲突均发挥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综上,只有注重传播选材,丰富传播形式,利用新平台,推动解码者和编码者及解码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了解具体受众的特点,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作者信息:黄瑾楠,华东师范大学法语专业本科生;徐沈玮,华东师范大学法语专业本科生;施心一,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本科生。


本文发表于《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2年第4期,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和注释已省略。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文。


【上期链接】文化广角|Discours de remerciements de Mme DAI Dongmei(附音频)


推送审校:邓冰艳

责任编辑:车    迪

技术推送:胡梦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外法语学习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